宝抖下架音淘快手微信公告集体接连

近日,抖音、下架微信、抖音淘宝、微信快手等多个平台发布公告拦截、淘宝下架一批违规微短剧。快手
抖音
5月9日,“抖音短剧”公众号发布《抖音关于打击违规微短剧的集体接连公告》称,抖音致力于打造积极、下架开放、抖音友善的微信社区环境,持续推进微短剧内容治理,淘宝鼓励和推广优质微短剧,快手持续对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公告违反公序良俗、集体接连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以及相关违规账号进行治理。4月,抖音平台累计拦截下架违规微短剧223部,大量在审核阶段进行了拦截未上线播放,部分为回查下架。
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公示如下:
剧名:《入狱十年***慌了》
违规原因:存在宣扬以暴制暴观念、价值导向不良等违规情况。
剧名:《我不是***羔羊》
违规原因:存在内容涉极端侮辱、极端猎奇、价值导向不良等违规情况。
剧名:《妻子***呼救》
违规原因:存在渲染极端家庭伦理冲突、不良婚恋、价值导向不良等违规情况。
剧名:《谢***东》
违规原因:存在内容低俗、宣扬未成年不良行为、价值导向不良等违规情况。
部分违规微短剧账号公示如下:
用户名:屿**剧、果***剧、剧*饭、甜***天、颜**剧、遇**剧、北**剧、香**剧、巨***场、天**剧。
抖音对违规微短剧内容零容忍,呼吁广大网友一起监督,积极投诉举报违规微短剧及违规推广微短剧的行为、内容及账号,如发现违规可在站内举报,平台将及时跟进处理。
微信
5月7日,“微信珊瑚安全”公众号发布《关于违规微短剧类小程序的处置公告(2025年5月)》称,微信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绿色的平台生态环境,为保障平台微短剧小程序规范运营,实现良性有序发展,平台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进一步落实主管部门的要求,微信平台不断加大对低俗有害微短剧的巡查审核和违规侵权内容的处理,严格规范微短剧片名及内容审核,持续优化升级微短剧小程序运营管理。
近期,微信平台通过巡查审核发现,部分微短剧类小程序内存在不良价值观导向内容或存在侵权等行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服务协议》《微信小程序运营规范》的相关规定,微信平台前置拦截、下架了部分违规微短剧,其中包含部分渲染极端对立情绪、隐晦色情诱导类的剧目,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小程序也进行了处置。
部分违规剧目公示:
部分违规小程序公示:
后续,微信将持续引导微短剧类小程序规范发展,携手各方共同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
淘宝
5月9日,“淘宝安全中心”公众号发布《淘宝关于违规微短剧的治理公告(2025年5月)》称,淘宝平台持续优化网络环境,倡导创作者推出创意新颖、内容积极的优质微短剧。通过加强内容审核,与创作者共同营造更清朗的创作生态,为用户带来积极健康的观看体验。4月,淘宝平台下架存在低俗、畸形婚恋、宣扬拜金享乐主义、封建迷信等价值观导向不良问题的微短剧45部。
部分违规微短剧公示如下:
剧名:《完蛋***女神逼婚了》《我的***美女室友》《飞黄***英才》
违规原因:存在宣扬畸形婚恋观、内容低俗等违规情况。
剧名:《东***八号》
违规原因:存在宣扬封建迷信思想等违规情况。
剧名:《物价***富崛起》
违规原因:存在宣扬拜金享乐主义、展现过度浮夸的奢靡生活等违规情况。
快手
5月9日,“快手黑板报”公众号发布《关于违规微短剧的治理公告(2025年5月)》称,近期,快手平台在审核及巡查中发现,部分微短剧片名低劣、导向偏差,并存在违规剧“换马甲”传播行为,破坏社区健康生态。依照网络视听管理相关要求及社区规则,快手平台累计前置拦截、整改、下架违规微短剧近百部,处置相关违规账号60余个;同时,已将违规情节严重的剧目上报至网络微短剧“黑名单”。
编辑、一审:应红渊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相关文章
- 大盘今日全天震荡调整,沪指跌超1%失守32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均跌超2%。板块方面,汽车零部件、电力、贸易板块逆势上涨,传媒、计算机应用、教育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报3197.90点,跌1.312025-05-12
- 湛江:2023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0%_南方+_南方plus日前,2023年湛江经济运行简况正式发布。2023年湛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793.5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2025-05-12
- 执法人员对文具盒进行检查。执法人员对各种文具用品进行检查。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综合行政执法队等部门对校园周边文具用品市场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在行动中,执法人员重点对店内的营业执照、进2025-05-12
- 聚焦“百千万工程”,第二场“代表通道”上聊了这些_南方+_南方plus过去一年,“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热词,全省各地热火朝天绘就“百千万工程”图景。1月24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2025-05-12
- 上海持续推动汽车以旧换新 编辑:文竹 来源:新华网2025-05-12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一名财务管理公司的离职员工,在事先无人告知且本人并未签署相关任职文件的情况下,发现自己居然成了4家公司的监事。3月16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管局公布4则行政处罚告知2025-05-12
最新评论